2014-03-29 14:32 來源:昌都報 點擊:0
類烏齊縣自然資源極為豐富,開發利用前景廣闊,也是經濟調整發展所依托的主要優勢。概括起來有林業資源、礦產資源、水產資源、貴重藥材和植物資源、旅游資源和畜產品資源等。
林業資源
類烏齊縣森林密布,大部分保持著原始生態,也是野生動物的棲息地,經初步測定木材蓄積量為870多萬立方米,森林覆蓋率為26%。野生樹林有松樹、柏樹、樺樹、野白楊等喬木類和杜鵑樹,婆婆柳等各種灌木類。
水利水產資源
吉曲、紫曲、格曲三大水系流經全縣各鄉鎮,支流密布。年平均涇流量為22.3億立方米,潛藏著巨大的水利資源,高原無鱗魚在全縣均有分布,漁業資源十分豐富。
礦產資源
主要有煤、錫、鉛鋅、銅、菱鎂礦、水晶石、鉛石(紅石榴寶石)、石膏、云母、大理石、石灰石、食鹽等??晒┮幠i_采的有煤、錫、鉛鋅、菱鎂、食鹽等。
植物資源
主要有貴重藥材,如:蟲草、知(貝)母、人參果、紅景天、大黃、黃連、秦艽、雪蓮花、黨參、一枝篙、顛茄、三棵針等產量較大,動物性藥品主要有鹿茸、麝香、熊膽等。
野生動物資源
主要有馬鹿、獐子、石青羊、藏原羚、塔爾羊、棕熊、豺子、豺、狼、猞猁、水獺、旱獺、狐貍、草狐、石貂、貍貓、豬獾、猴和禿鷲等。
畜牧資源
類烏齊縣牧業比重較大,畜產品產量可觀,年產奶5900噸,酥油75萬斤,各類皮張8.7萬張,牛羊肉4213噸,還有毛絨類,可建畜產品加工廠。
投資環境
經濟社會的全面調整發展帶動了類烏齊縣投資環境的極大改善,軟硬環境建設得以全面加強。全縣以“317”、“214”線國道為骨架的公路網已經形成,通車里程630公里,正在實施的“村村通路”工程將使交通條件上一個新臺階。全縣擁有各種機動車380余輛。年貨運量達15萬噸。通訊、衛生基礎設施建設完備,10個鄉鎮均通電話,縣城已開通程控電話、移動電話、“好易通”網,通訊暢通便利。醫療條件極大改善,合作醫療覆蓋率達100%。賓達梯級電站、吉多電站、尚卡電站、何日瑪電站組成了全縣的能源供應網,總裝機容量2640千瓦,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能源保障。
以縣城為中心的城鎮建設初具規模,城市功能不斷完善。餐飲、娛樂、服務業發展迅猛,檔次和服務水平不斷提升,完全能滿足吃、住、行、玩的要求??h城隨著江北路、渝中路、人行道彩磚鋪設,政府廣場、文化廣場、紫曲河公園廣場、文化活動中心等標志性建筑的順利完成,燈飾工程、綠化工程的實施,面貌煥然一新。已成為國道“317”線上最美的縣城之一。
類烏齊縣對外來投資者不僅創造了良好的投資環境,還將提供熱誠的服務。同時,在稅收、土地、金融等方面都將提供一系列的優惠政策。
氣候
屬高原溫帶半濕潤性氣候。光照充足,年溫差小,晝夜溫差大,氣溫偏低。年平均氣溫2.5℃。1月份平均氣溫為-6℃,7月份平均氣溫為12℃。日平均氣溫5℃以上持續期在120天,日平均氣溫0℃以上持續期在250天。氣溫平均日差在15℃。年平均無霜期只有50天。年平均日照時數為2163小時。年平均降水量566毫米。
水文
河流主要有怒江、金河、昂曲河、總河長851公里。金河南北向貫穿縣境,二級支流發達,水利資源豐富,河網密度約0.81公里/平方公里,年平均徑流量為18億立方米。
經濟概況
類烏齊縣的經濟以牧業為主,牧業占68%左右。全縣有純牧業鄉(鎮)5個60個行政村,有半農半牧鄉(鎮)5個45個行政村。2004年底,全縣國內生產總值22012萬元,其中:第一產業11667萬元,第二產業3962萬元,第三產業6383萬元,糧食總產1460萬斤,年末牲畜存欄235737頭(只、匹),農牧民人均收入2525元,其中現金收入1388元。
類烏齊縣區域經濟劃分為西北高寒草甸草場,西南高山峽谷林牧區,東部高山峽谷農、牧、林區,北部干熱河寬谷半濕潤農牧區。農作物主要有青裸、冬小麥、春小麥等。主要飼養耗牛、煽牛、黃牛入乙豐、綿羊、馬等。林木以松、柏、桑為主?,F有電力、森工、機械、建筑、采礦、藥村加工等基礎工業。民族手工業產品主要有各種金銀首飾、民族宗教用品、道德、地毯等。